婚姻经营之道精彩片段(婚姻经营语录1000条情感分析)

admin 07-02 632阅读 0评论

  中餐馆是华人在美国的一个主要的产业,很多新移民到美国,来了美国就开餐馆。但是,从华人餐馆业的现状来看,纽约市餐馆的平均倒闭率为50%,即每两家餐馆中就有一家因撑不到收支平衡而关门,一般餐馆开业后要坚守6个月才能收支平衡。

  在美国开餐馆有这样一个说法,不是店死,就是人死。没有生意店关门,有生意店主要忙死,请人太多费用跟不上。说真的,很多开餐馆的还不如端盘子的过的舒服,不喜欢了就换一家。

  

  “君子远庖厨”。孔老夫子一句话,把中华帝国分了个等级分明。伙夫,厨师,菜贩,但凡与饮食吃饭相关的职业阶层,统统打入劣等行列。从此,庖厨和君子被划为两重天地,地狱天堂。

  且不去探讨孔夫子是怎样地讲究“食不厌精”,亦不必考证他老人家日常的饮食怎么解决。现实地说,在美国,从事餐饮行业,仍是外族移民谋取生活的首要选择。

  北美大陆,自从华人被招募修筑太平洋铁路,登陆以来,开设中餐馆就是赚钱维持生活的一条黄金之路。百多年来,一代一代,从西岸到东岸,中华食物在新大陆四处传播,喂饱了美国人的胃,养育了新移民的家。

  

  前段时间,由驻美华人编辑发行的中文餐饮杂志《中餐通讯》,做过一期百年回顾专辑。调查中餐在美国的兴起发展,探寻从业人员的心得轨迹。拜访了许多在世的老广东籍餐馆业者,也采访了不少新入行的大陆精英。其中的访谈,极具文史价值。

  放眼望去,全美大地,哪一个角落没有华人身影?哪一个城镇没有中餐飘香?如今干餐馆的人,远非孔夫子所言,庖厨非君子。事实是,庖厨亦君子。台湾飘来的名门将后,大陆飞来的学术精英,都不乏跻身此行的人。

婚姻经营之道精彩片段(婚姻经营语录1000条情感分析)

  中餐故事多,百年辛酸泪。成功者,有熊猫快餐这样的上市公司,也有P.F.Chang这样的高档连锁餐厅。失败者,各有各的伤心苦痛。当然更多的,是既不发达,也不赔本的普通生意。它们是名不见经传的散兵游勇,是各自为政的家庭小店。

  这里要说的,就是最近七八年里,小城惨烈的竞争中,败下阵来的餐饮人的故事。

  

“中国星”

婚姻经营之道精彩片段(婚姻经营语录1000条情感分析)

  中国星,ChinaStar。最早由福州人开设,自助餐厅(俗称布腓店),经营历史十二年。去年,关了。

  那姚姐呢?45万就这么打水漂了?

  45万,买一个这样规模的店。她是不是疯了?

  十年前,当姚姐买店的消息在小城传开,大家都深表怀疑。这个价钱太高了。

  中国星当时是不错的店,生意旺,地脚也不坏。但不值这个钱。少说她多付了一倍。

  怎么就这么愿当老板娘呢?

  姚姐当年在一家香港人开的餐厅工作,她很中意那家店的红火生意,一直想盘下来自己干。但那家老板却谎了她一把。先是答应卖给她,实际上却卖给了别人。这让姚姐气愤,也激发了她定要成功的决心。

  于是她到处打听谁在卖店,不惜血本也要赌这口气。中国星的原老板,就这么着捡个大便宜。

  45万,做什么不好?非得干这行?

  姚姐老公是90年代初来的留学生,拿到学位后在高科技公司做工程师。公司效益好,股票赢利,那45万来得容易。

  但45万美金实在不是个小数目,当时和现在,都能付清两栋独立别墅。就这么不见了。不仅如此,姚姐为了这个鲁莽的决定,更付出了家庭的代价。

  老公的钱,投出去是指望赚钱赢利的。但这个店,自从拿到手,就没兴旺过。2008年以后,经济危机扫荡全美,汽油价格上涨,连带着食材价格飞跃。

  自助餐厅是浪费很大的一种餐饮形式,数十种菜肴必须提前炒好做好,摆放在干净保温的不锈钢炊具里,等待客人来取。

  且不说客人如何帮你浪费,盛一盘倒半盘。单说炒好饭菜,人头儿消费量不够,放置半小时,色香味统统打折扣。碰到晚来的客人,要求你重炒做新的,无法拒绝。

  晚上收工时候,整盘整盘的剩饭剩菜,哗啦哗啦倒入大垃圾桶,看着心疼又无奈。

  所以,《中餐通讯》杂志两年前就有文章提醒,有心开店的人,千万谨慎,别开自助餐了。开销太大,原材料浪费太大。

  据说有一阵子,为了节省成本,姚姐的餐厅里,几乎成了土豆宴。美国土豆最便宜,一块多钱十磅。可当你侍奉客人的,除了土豆丝,就是土豆片,要么就是土豆泥的时候,离倒闭就不远了。

  姚姐自以为有餐厅工作经验,其实不然。她干的一直是前台,直接和客人打交道。餐馆生意,别看很多人看不上,瞧不起,实际处处皆学问。尤其后厨房。要是你做老板不懂厨房的话,等着厨师欺负你吧。

  姚姐经过了怎样的挣扎,怎样的折磨,详情众人不解。但听朋友说,有段时间,她雇沈阳的一对夫妻帮忙,差点儿没让人家整死。那两口子一个掌勺,一个收银,倒是姚姐成了给人家打工的。——请人不可以这样请的,教训。

  老公呢?先是勤奋地照看餐厅,公司工作之余,赶紧跑来看店。后来,回中国当海归去了。朋友们大呼不妙。四十几岁的美国公民海归,成熟稳健,风度翩翩。再加上带着和太太斗的一肚子气,想想吧,结果会好吗?不闹离婚,算她运气。

  不过,不管怎样,这45万,亏得够怨的呵?白花花的银子啊!

“兰花阁”

  姚姐悲惨,发财梦未圆,先破了一大笔财。可她远不是最惨的。

  兰花阁,光听名字多雅致。没错,这是一家试图做成一流水准的高档店。可惜,只开了一年,就变为空阁,老板自杀身亡。

  早就听说,维吉尼亚街上开了兰花阁。还没来得及去试吃,就花败楼空了。朋友说她去过,贵得要死。一小碗白米饭都要另加两块钱。要知道,一般中餐馆,白米饭是随菜送的,根本不要钱。这明摆着是拿那磨得锃快的刀子,宰美国人的。

  谁料,美国人还活着,老板先完蛋了。送货公司的人说,该老板欠他们上万块货款。开店装修,进货压钱,生意惨淡,也不至于搭上性命呀?传说另有隐情,与女性有关。不予深究。总之是个悲剧。

  就在此址,几年以后,福州人接手,将兰花阁改造为豪华海鲜酒楼。教会姐妹说,快去吃快去吃。他们被房东要求,预付一整年的房租,有16万之多,搞不好就关门了。(正常做生意,均是按月付租,没有预收全年的)

  果不其然。只半年功夫,扬名小城的海鲜酒楼便杳无下文。真可谓轰轰烈烈开场,昙花一现落幕。

  这不是糟践钱吗?装修一个酒楼,少说要七八十万。眨个眼的功夫,不见了。这些福州人,真能折腾。

  话说他们是干前一个餐厅发财的,挣了钱就想扩张,想升级。没想到死这么快。

  怎么可能不死呢?广告许诺,进店随便吃,20块一位。过了没两天,客人再去,发牌领龙虾了,每人只限领半只。如此之道经营生意,不死谁死?

  挣到口袋里的钱,一定捂好,不可得意忘形。适当让利给客人,是促销的必须。

  

“亦家”

  亦家开在城中心,赌场对面。香港移民,一家人个个都在赌场谋一份薪水。又不甘心,做着开店发财的梦。阿伟是领头人,他率领卖了一座房子,用那钱付了租金装修的头款。要知道,那房子可不是中国大陆的单元房,是独栋的花园洋房哦。可怜他卖房子开店,恰恰都不是大好的时机。

  刚卖出房子,房价就涨了。赚钱与他无缘。开始装修,预算不足,投资不断追加。房东不肯宽容,逼得他又卖了第二栋房子。

  只想着开门就好了,开门营业,客流如潮,财源即可广进了。先咬咬牙撑住,一旦运转起来,就只管收钱吧。

 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。阿伟开业大吉之年,正是金融危机之年。城中心原来一车车从加州来的游客,一下子变得寥寥无几。这种指望游客的生意,本来就不靠谱。华人经营生意又小气,总怕给人吃多了吃亏。隔夜的剩饭不舍得扔弃,第二天热热端上来再给客人吃。

  殊不知,客人是最不傻的。新鲜的食物和旧的味道上有很大差别,一上桌就能看出来。

  亦家刚开业那会儿,女友约我一起去坐坐。因为就在她上班的赌场对面,我先点好餐,等她工休时来吃。记得当时要了一份虾饺,还没动筷子,透明的饺子皮已经破了。不用尝,是陈的。

  那是我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光顾他们。很快就听说他们要转卖了。卖出没有呢?

  名义上是十五万卖出去了,可实际上,阿伟只收到过一期付款。加上商谈时买家付的一万多美金头款,他这个吃进两座房子的餐馆,只收回了不到两万块钱。

  新东主是越南华裔,虽懂一点经营之道,但仍无力回天。顶不住大局势的萧条,最终走上倒闭之路。关门之际,房东通知阿伟去拍卖设备,不然房东全权处理。阿伟早已心灰意冷,大钱都赔光了,哪有捡小便宜的心思?锅碗瓢盆,谁爱拿谁拿,谁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!他够了。

  阿伟没有自杀,还要感谢他的老婆。太太娘家是比较殷实的香港富户,看到他们惨败到这种地步,前二十年的积蓄转眼灰飞烟灭,生怕出什么意外。又借钱给他们,买了一座新房子。可惜,这新屋却是买在山尖上。买完之后,房价就不停下跌了。

  还有比他更倒霉的么?

  可还得活着。那天去赌场,见到阿伟又回到老位子工作了。要是不折腾这一圈儿,会是怎样?

  人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。有他也不会吃,至少那时不会。

  小编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,如涉侵权,请联系删除或支付稿费.佛州百事通www.FozhouBest.com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倾诉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632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